與抑鬱症鬥爭1年患病去世 生前研究過各種死法

本文已影響938人 

今年12月1日,確診腦瘤僅7天的肖智在和抑鬱症抗爭一年多後,終於還是敗給了病魔,溘然離世。生命最後的時光,僅28歲的肖智加入了一家公益組織,成爲一名志願者。

“他在的時候,我們都不瞭解抑鬱症,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正確認識抑鬱症。”肖智離世後,家人尊重他的遺願,將最後的積蓄如數捐贈給公益組織,在雲公益愛心基金下設“小智關愛抑鬱症項目”,用於抑鬱症課題研究和普及宣傳等。

與抑鬱症鬥爭1年患病去世 生前研究過各種死法

忍不住多看兩眼,寸頭夾克運動鞋“好潮的小夥子!”

23日下午2點,成都冬日裏難得的暖陽,在成都市志願者服務活動中心的會議室,肖智的追思會安靜地進行。照片上,28歲的肖智笑得燦爛。在家人的記憶裏,肖智是懂事的,從來報喜不報憂。

2012年,公益組織“手匯幸福裏”創始人袁陽,第一次見到當時23歲的肖智,忍不住多看了兩眼,“好潮的小夥子!”——寸頭、洋氣的夾克、運動鞋。去年10月,袁陽再一次看到肖智朋友圈照片,卻發現肖智瘦了很大一圈。“我還給他發微信,問他在哪減肥的。”袁陽說,肖智卻認真地回答她,是因爲家裏出了些事,自己也辭職了。肖智沒有告訴袁陽的是,他已經發現自己患上抑鬱症。

有些事,在悄悄地改變着肖智。“他是跟我同事去檢查確診的,那個同事也患過抑鬱症。”肖智的叔叔包曉軍說,肖智離世後,他才發現肖智在去年9月19日做過一套抑鬱症自測題,得分69分。這條屏蔽了家人的微信下面,肖智還叮囑叔叔的同事“千萬不要告訴叔叔”。

10月,肖智確診了重度抑鬱症。小許和肖智是認識十多年的發小,得知肖智生病,也曾嘗試相約一起出去玩、一起吃飯。“有一次我們四個人吃火鍋,肖智就只吃了一片番茄,只喝了四口粥。”小許說。

與抑鬱症鬥爭1年患病去世 生前研究過各種死法 第2張

一次失敗的安慰“堅強一點”“不是我不堅強!”

去年年底,從金融行業辭職半年的肖智主動聯繫袁陽,想加入“手匯幸福裏”公益組織。很快,肖智就到了中心。6月,肖智還曾負責過一個國際大熊貓保護文化展,表現得很出色。

在同事面前,肖智還是那個時尚、陽光的大男孩:中心要往基地送物料,忙不過來的時候,總是肖智自告奮勇開車送去;中午樂呵呵地給同事做飯,還體貼地給同事買酸奶。但每到吃飯時間,肖智就趴在桌上,說自己吃不下。

“他說過他是抑鬱症,但那時候我們對抑鬱症不瞭解。”提起這點,袁陽有些自責,她說自己隨口安慰過肖智,男孩子要勇敢一點,堅強一點。之前,肖智總是默默地低着頭不說話,只有一次,肖智小聲地說,“袁姐,抑鬱症是病,需要治療,不是我不堅強!”袁陽記得,一次集體活動,大概是大家的“鼓勵”讓肖智感到了巨大的壓力,他甩開手就跑開,袁陽去拉他,肖智卻猛然崩潰大哭,“你們沒有一個人相信我,我真的是生病了!”

最讓袁陽震驚的對話,是一次完成項目後回中心的車上,肖智望了望天空,問,“袁姐,你曉得哪種死法最不痛苦嗎?”袁陽聽得心驚肉跳,肖智卻認真地說,自己研究過各種各樣的死亡方式,也計劃過,在一個晚上,找一個足夠高的樓頂,縱身跳下來。

另一種方式活着,捐出最後積蓄,成立抑鬱症關愛項目

肖智最終沒有跳下來,因爲父親離開後,自己就是媽媽最後的依靠。儘管很艱難,但肖智也努力着。小許見過肖智吃藥,一大把一大把五顏六色的藥,連粥都難以下嚥的肖智,梗着喉嚨嚥下去。

8月,肖智給袁陽說,自己撐不住了,想回家休息,考慮到肖智身體原因,袁陽同意了,讓他好些了隨時回來。後來的日子,袁陽一直爲這件事自責。11月底,肖智病情惡化,家人將他送到醫院急診,全面檢查發現,肖智頭部有個不小的陰影。12月1日,確診腦瘤僅7天,肖智就離世了。“我們對抑鬱症的認識太少了。”包曉軍說,離世前,家人徵得肖智同意,將肖智最後的積蓄,共計15000元錢,捐贈給公益組織。

接收這筆善款的成都市慈善總會雲公益愛心基金,以肖智的名義,成立“小智關愛抑鬱症項目”,將用於支持抑鬱症課題研究、相關成果的整理與出版,抑鬱症網站、熱線、新媒體等傳播平臺建設等。“我們希望以後提到肖智,讓我們不再掉眼淚,而是感到有力量。”雲公益祕書長傅豔告訴成都商報記者。

肖智曾幫同事鄒姐畫過手工用的繪本,但只畫了一半,肖智說,有機會再畫另一半,但現在,再也沒有機會了。

與抑鬱症鬥爭1年患病去世 生前研究過各種死法 第3張

醫生:不要對抑鬱症患者說“要堅強”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主治醫師黃明金:錯誤:“要堅強”“熬一熬就過去了”面對抑鬱症患者,“要堅強”“熬一熬就過去了”這類話,不僅對患者不能起到幫助作用,更容易加重患者的自責、慚愧心理,特別是“這點失敗挫折都承受不了”這樣的帶有指責性的話語,對抑鬱症患者是有“殺傷力”的。

正確:把他們當慢性病患者

正確的做法,是把抑鬱症患者當成和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患者一樣對待,不歧視、也不過分地擔心,但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對於糖尿病病人,你肯定會建議他去看病、吃藥,而不是單純地放鬆心情、去旅遊,就會不藥而癒。”黃明金說,同理,抑鬱症是需要接受治療的。

精彩圖片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