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誇誇家裏的老小孩

本文已影響922人 

受訪專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神經病學中心、老年病科教授張巍


高齡老人身體大不如前,性格、心理也和年輕時不一樣,所以需要家人的特殊照顧。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神經病學中心、老年病科教授張巍接受《生命時報》記者採訪表示,與高齡老人相處和溝通,需要掌握技巧。

多誇誇家裏的老小孩

使用簡單句子。溝通對高齡老人而言尤其重要。隨着年齡增長,老人記憶力、理解力等大腦認知功能逐漸下降,因此溝通中避免使用抽象、複雜、晦澀難懂的詞語和句子。儘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減輕老人溝通時的心理壓力,增加愉悅感。此外,高齡老人通常聽力不好,溝通時語速儘量慢一點,聲音大一點,適當重複,必要時配合手勢、表情或寫字等方式幫其理解。

誇獎。老人一生經歷風風雨雨,撐起一個家,含辛茹苦把孩子養大。到老年後會出現寂寞、孤獨、敏感、自卑及恐懼死亡等複雜心理。子女要了解老人的心理特點,對父母心存感恩,經常誇獎會讓老人獲得尊嚴和價值感。誇獎時要貼切、真誠、有針對性,比如有的老人外貌年輕,可以說:“您比同齡人看起來年輕多啦,保養得多好呀!”有的老人身體健康,可以說:“您的身子骨真硬朗,一定長壽啊!”有的老人樂觀開朗,可以說:“您每天都樂呵呵的,性格真好!”

把握機會,勸改“毛病”。老人的生活習慣是長期養成的,要改變很困難。對於老人存在的不良習慣,家人要儘量包容,降低對老人的標準,不能苛求其在短時間內改變。溝通時一定要講究方法和技巧,如果老人有飯前便後不願意洗手的習慣,可以在老人高興時,告訴其不衛生的習慣不利於健康,並循序漸進地督促;老人行動不便,可爲老人準備好水,幫其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

多誇誇家裏的老小孩 第2張

鼓勵交友。孤獨、寂寞、不參加社交活動、不愛交流等是導致老人記憶力下降和認知功能退化的重要危險因素。老人退出工作崗位後,社會角色淡化,更應該主動建立人脈圈和社交圈。維繫好老朋友,一起看看難忘的照片,共同回憶美好的往事等,對保持認知功能很有幫助;家人可多帶老人外出,結交新朋友,一起唱歌、打牌、聚會、旅遊等;老人還可以和年輕人、孫輩交朋友,獲取新知識、新技能,與時俱進,充實生活。

換位思考。子女與老人的出生年代、生活環境及受教育狀況不同,三觀有很大差異,存在代溝是必然的。這就需要子女多做一些努力,學會換位思考,而不應該以代溝爲藉口迴避問題和矛盾。子女應更積極、主動和包容,出現問題時,坐下來耐心傾聽老人的想法和需求,真正理解老人,並想辦法解決矛盾。

多給老人買小禮物。老人大多很節儉,捨不得爲自己花錢。兒女應瞭解父母喜歡什麼,逛街時給愛美的媽媽買件漂亮的衣服,給愛運動的爸爸買雙運動鞋等。父母嘴上可能會說:“我什麼都不缺”,但收到禮物會非常開心。經常買些小禮物會讓老人知道兒女一直惦記自己,情感和心靈得到慰藉。如果子女較忙,可常給父母零花錢。方式不同,但都能體現對父母的惦念。

多誇誇家裏的老小孩 第3張

勸慰老人,不必過度在意年齡。擁有良好、平和、樂觀和積極向上的心態非常重要,與老人的健康、幸福息息相關。子女應勸慰老人,不必過度在意年齡,應把年齡看做一個符號,活在當下,過好每一天。俗話說,“腹有詩書氣自華”,老人可參加老年大學、興趣班,培養廣泛的愛好能減緩衰老,生活也會更快樂。

多向老人請教。每個老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長處,以及擅長的手藝或技能,子女應耐心尋找,並向老人請教。從高齡老人那裏學到一點東西,是給老人最好的禮物,也是讓老人滿足和快樂的方法之一。


【版權聲明】本文爲生命時報獨家授權的原創文章,請勿轉載、抄襲或改寫。

精彩圖片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