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在捐獻器官能“解渴”卻浪費捐獻體系仍需完善

本文已影響950人 

潛在捐獻器官能“解渴”卻浪費捐獻體系仍需完善

器官捐獻者和接受者

一位器官捐獻者和器官受體躺在同一間病房,如何讓器官需求與捐獻意願及時對接,是個難題。

人體器官捐獻試點兩年仍未突破供求懸殊困局

交通事故器官源被指長期浪費,專家呼籲儘快完善捐獻體系

閱讀提示

在上個月杭州召開的全國人體器官捐獻試點開展兩年總結大會上,中國紅十字會公佈:試點兩年全國共捐獻人體器官546個。相對於我國器官移植1∶150的龐大需求,這個數字無異於杯水車薪。事實上,我國器官捐獻試點兩年仍未破供求懸殊困局。一方面是患者因器官稀缺在等死,另一方面,有捐獻意願者並不在少數,卻不能最終落實,而在交通事故和醫院臨牀中大量的潛在捐獻器官卻被“浪費”。人體器官捐獻之門究竟卡在哪裏?

4月19日,臨近中午,姜楠(化名)接了一個電話,他三天前花4000元訂下的一桌酒宴隨即被“攪”。他答謝一位省級三甲醫院肝臟移植專家的願望再次落空,對方的理由是:要即刻趕赴某省轄市的一家法院,有5名死刑犯臨刑前有捐獻器官意願,他得趕去配型。

姜楠是洛陽市某部門一中層幹部,半年前,母親重病,經這位專家做手術換了肝臟得以存活。這位專家曾告訴他,自己80%的時間都在找供體,最遠甚至跑到了廣西。

鄭州一傢俱有器官移植資質的醫院新近得到了幾個腎臟供體,已住院整整69天的陳先生,終於等來了移植手術,而隔壁病房裏另一位患者卻沒這麼幸運,兩天前病情突然惡化,剛剛離世。

我國心、肺、肝、腎等人體器官移植技術已躋身世界一流,但器官供體緊缺始終是患者康復路上難以逾越的坎。

業內人士稱,美國器官移植等待者和捐獻者之間的比例爲5∶1,英國爲3∶1,而我國,官方公佈的比例是150:1。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肝外專家張水軍教授告訴記者,肝源匱乏,使得我國器官移植例數正在減少。

廣州軍區總醫院肝膽外科和肝臟移植中心主任霍楓教授稱,該院近期肝移植的例數比幾年前下降了約50%。

而云南昆明4家有資質的醫院,已經多年沒有進行器官移植手術。

上個月,中國紅十字會對外公佈:全國人體器官捐獻試點兩年來,共完成器官捐獻207例,捐獻大器官546個。

比起每年約150萬的等待者,這個數少得可憐。

B有移植資質與無移植資質醫院的“對峙”

談到供體短缺,河南省人體器官捐獻辦公室副主任畢學義說,目前報名登記和實現無償捐獻器官的人並不多,河南自去年納入第二批試點來僅完成了11例人體器官捐獻,但在全國排名靠前。

多位臨牀醫生指出,器官捐獻的現狀是“兩頭熱中間冷”,患者和有移植資質的醫院“熱”,無資質移植的醫院“冷”。實施近5年的《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只設立了器官移植的“准入門檻”,並未打造器官捐獻的“綠色通道”。

廣東省紅十字會器官捐獻辦公室李勁東主任曾向媒體表示,人體器官捐獻方面,我國沒有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

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分會委員、北京朝陽醫院腎移植中心主任張小冬曾指出,醫生能夠在第一時間得知病人情況,有機會發現潛在捐獻者。

但是,省內一位移植醫生透露:“事實上,我國各醫院的死亡報告制度並不完善,規定只報告死亡數,並不要求報告器官是否進行捐獻。有資質開展器官移植的醫院畢竟是少數,全國不過163家,我省僅有11家。而大量潛在捐獻者是在無資質移植的醫院就醫,因爲沒有法律制約,這些醫院拒絕我們進入或不配合摘取死者器官,我們絲毫沒有辦法。”

不久前,省內一家沒有移植資質的醫院就因拒絕向他院移植醫生提供手術室,致使器官錯過最佳摘取時間,而一個健康的捐獻者可能讓75名患者受益。

醫學資料顯示:心臟停跳,血液循環隨之停止,其他器官功能也隨之漸趨衰竭。器官熱缺血(器官離體後)時間過長便不再適合移植。器官允許熱缺血的時間是:心臟3~4分鐘,肝臟5~8分鐘,腎臟30分鐘,骨和眼角膜是24小時。

畢學義說,醫患關係緊張的當下,無移植資質的醫院熱情不高,主要是害怕允許摘取器官會給其帶來不必要的麻煩。現有器官移植管理的法律法規,對捐獻者、醫院、受益者的權利和義務並無規範,器官從捐獻到移植成功,涉及供體、受者、移植醫院、捐獻者所在醫院等多個環節,需要各部門配合。

C交通事故器官源能“解渴”,但一直被浪費

在拓展人體器官來源的途徑上,業內人士對交通事故所產生的器官源充滿期待。

作爲省政協委員,河南省人民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單磊連續兩年的提案都與器官移植有關,他對交通事故處置中的“器官浪費”深感遺憾。

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分會常委、上海長征醫院朱有華教授稱,全國每年交通事故導致約10萬人意外死亡,這是龐大的潛在器官源,哪怕只有1%的人捐獻,也能改善供體稀缺的狀況。

浙江省紅十字會副會長高翔說,浙江20例成功捐獻中,10例捐獻者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佔50%。“每個人都可能遭遇不測,而駕駛車輛是一種高風險行爲,簽訂捐獻志願書如同我們投保意外傷害險。”

在美國,公民申領駕照時均需進行器官捐獻意願登記,同意捐贈者會在駕照上予以標註。司機若在車禍中不幸遇難,醫院查驗駕照後便可在第一時間直接摘除其器官,無須經家屬同意。而這一國際通行做法,2006年已在我國深圳市施行。在我省,尚未實施申領駕照時進行器官捐獻意願登記的做法。相關人員稱,此舉措需衛生、交通及公安等多部門協調。

D對捐獻者的“補償”問題繞不開,躲不過

今年3月23日,網友“新聞哥”在微博上進行了“你願意逝後捐獻器官嗎”的調查,有8277名網友參與,5783名錶示“願意”,約佔總人數的70%。

中國紅十字會也曾在12個省份發放了1000份調查問卷,72.4%的受訪者填寫逝後願意捐獻器官。

4月12日,廣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公佈了一項“器官捐獻廣州市民看法”民調結果,多達79%的市民贊同逝後捐獻器官。

不少臨牀專家和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認爲,要想在中國鼓勵民衆捐獻器官,救助問題永遠繞不開、躲不過。

中國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趙白鴿說,國內成功捐獻的案例中,90%以上家庭涉及申請困難救助問題。

國內有部分省市出臺了救助辦法,天津最高救助金額不超過上年度天津市職工年人均工資的3倍,浙江最近在全國率先嚐試一系列救助政策,該省紅十字會、衛生廳、民政廳、財政廳聯合下文,由政府出資解決捐獻者的善後費用,救助標準暫定爲5萬元。此外,浙江還從制度上將交通警察確定爲人體器官捐獻聯絡員,要求交警在處置道路傷亡事故時,及時向紅十字會和衛生部門通報信息,對已確定有捐獻器官者的交通事故案,優化處置程序。

河南省紅十字會提供的資料顯示,我省的救助標準甚至遠遠超過了沿海發達省份,只是這些資金眼下只能依靠募集。

在我省,由110多名志願者組成的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隊伍分佈在各大醫院的ICU、神經科和心腦血管科等重要科室。

河南省人體器官捐獻辦公室副主任畢學義認爲,當前應該嚴格捐獻程序,建立信息網絡,使器官捐獻與移植管理有序。“其中廣爲宣傳,大膽給予補償很重要。比如,新加坡2009年通過的人體器官移植修正法令就規定:器官捐獻者最高將會得到2.6萬新元(約13萬元人民幣)的保健補償。咱們可以嘗試比照無償獻血制度,通過減免捐獻者醫療費用、免除喪葬費、發放補貼等方式來補償器官捐獻者,同時給捐獻者家屬以器官移植優先權。”(何暉閆化莊)

精彩圖片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