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資本辦醫院不能完全企業化經營需重社會責任

本文已影響928人 

5月29日上午,衛生部官員及相關專家做客中新網,就當前醫改熱點及醫患關係等話題進行解讀,並與網友在線交流。

社會資本辦醫院不能完全企業化經營需重社會責任

中國社會科學院勞動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延中指出,政府注入資金是因爲要保障醫療衛生的公益性,社會資本辦醫院,不能完全變成企業化經營,應體現公益性,體現社會責任。

2010年,國務院辦公廳發佈指導意見,把醫療衛生作爲向民間投資的七個重點領域之一,衛生部醫改辦信息組組長、藥物政策與基本藥物制度司副司長姚建紅指出,目前社會辦醫的好處有三方面,第一個,從政府來看,有利於擴充醫療衛生資源,緩解政府資源不足的問題。從公立醫院改革來講,有利於擴充競爭面,增強對公立醫院的競爭。從羣衆來講,給人民羣衆一個多元化的選擇,既是保證我們的居民的服務需求,也保證其他的非基本的醫療服務的需求。

姚建紅指出,發展社會辦醫是基本原則,既要扶持,也要監管,既要規範,也要發展,現在的政策對於社會辦醫的政策相對比較寬鬆一些,但是地方落實還有一個過程,要加大落實力度,但是加大監管,是我們衛生部門的重要的職責。怎麼樣加強管理,使得民辦醫院誠信來辦醫。

國務院醫改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經濟研究中心教授李玲稱,其實中國這30年來一直都是在鼓勵民營資本辦醫,但是幾乎沒有一家小醫院從診所變成一家綜合性的大醫院。李玲分析指出,在中國辦醫仍要看到醫療服務的特殊性,這個行業它的特殊性,就在於僅僅有錢不行,它需要一個團隊的協作,需要長久地投資建立品牌,這是非常難的一件事,是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中國的民營資本現在開始在做非盈利了,比如最近北京剛剛成立了嫣然兒童醫院。但是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老百姓對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呼籲是非常迫切的,中國得先把自己的公立醫院好好辦好。

允許社會辦醫,就必須允許醫生慢慢地流動起來,但目前,大量的醫生還在公立醫院。針對這個問題,李玲回答稱,中國現在的醫療服務市場其實是過度競爭的市場,每一家公立醫院都是自我經營的,都在競爭。中國民營醫院本身的力量就不行,在競爭中都是靠一些不規範的行爲在生存,這個問題可能不是單方面能解決的,它需要把公立醫院辦成真正的公立醫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勞動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延中稱,醫療衛生它的宗旨是救死扶傷,公立醫院和民營醫院都需要資源,當然也需要競爭資源。政府注入資金是因爲要保障醫療衛生的公益性,社會資本辦醫院,也不能完全變成企業化經營,大部分國外的社會資本注入也不是盈利性的醫院,還是非盈利性醫院爲主,政府鼓勵的也是非盈利性的。中國的醫療機構不能按照企業的模式去管理。

王延中指出,在醫院的監管上,一定要從把醫院看成企業這樣的管理模式中轉換出來,怎麼樣在公益性這個方向上,體現社會責任,讓醫務人員不是經營者,也不是企業的高管,公立醫院的院長絕對不是企業家。醫療機構可以借鑑企業的管理模式,但是宗旨不能變,既然要讓醫療機構變成事業,就需要社會資本,公共資本注入。

王延中稱,中國醫療機構還是需要社會的力量,公共的資金來注入醫院,這樣可以對醫院的行爲進行強有力的監管,醫院之所以是盈利性突出,就在於內部監管不規範,醫院的收入是大問題。醫療機構的業務收入應該上繳財政作爲公共資金去管理,而不是作爲企業的自有資金那樣,擴大規模,醫院的規模擴大,必須有區域衛生規劃。醫療機構擴大規模時把有限的醫療資源投入到物質設施上,這樣就導致醫療成本高,沒有變成有效的醫療服務提供給患者。包括我們用的藥也是這樣,像這樣的監管如果不到位,醫療機構的資源投入方向都不明確,也帶不來好的結果。

精彩圖片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