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仍存在幾個盲點

本文已影響994人 

10月13日“重陽節”,中消協發佈了《2013年中國老年消費者權益保護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這項調查於今年7月起在全國15個大中型城市同時開展,調查內容主要涵蓋了目前老年人比較關注的四大方面:醫療保健、旅遊出行、娛樂健身和養老生活。

我國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仍存在幾個盲點

一成受訪者表示不能報銷

近三成報銷不夠方便快捷

我國從2007年起,在全國開展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2008年擴大試點,2010年在全國全面推開,逐步覆蓋全體城鎮非從業居民。從2009年起,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覆蓋面爲全國10%的縣(市、區、鎮),以後逐步擴大試點,在全國普遍實施,2020年之前基本實現對農村適齡居民的全覆蓋。

但《報告》顯示,在調查的受訪者中,僅81.5%的受訪者表示是可以報銷的,其中本地社會保險醫療報銷是主流,佔到76.1%;另仍有12.2%的受訪者表示不能報銷,6%的受訪者表示沒有報銷過或不知道如何報銷。

對此《報告》認爲,這說明,目前全國推廣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還存在一些盲點,一部分老年人蔘保意識薄弱,沒有充分享受國家給予的權益。

另外,在報銷過的老年人中,73.2%表示報銷流程方便快捷。而認爲不夠方便快捷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報銷流程、手續等複雜、繁瑣”、“需要異地辦理等不方便”、“報銷效率低,費用到賬的等待時間長”三方面。

社區診所使用率只有9.1%

掛號等待時間長購藥頻繁

《報告》顯示,老年人購藥需求較高,購買藥品時傾向於選擇藥店和看病所在的醫院。

在接受調查的老年人中,需要經常服藥來控制身體相關疾病的比例佔到了45.9%,且隨着年齡的增長,這一比例呈明顯的遞增趨勢,55至59歲爲33%,而到了70至74歲則達到了57.9%。

調查顯示,在日常購藥渠道中,藥店成爲首選,佔到45.7%,其次是看病的醫院(34.1%)和離家方便的醫院(14.1%);而社區診所的使用率並不高,只有9.1%。

另外,近八成的老年人認爲目前的購藥頻率較爲合適,而認爲目前購藥過於頻繁的主要原因是“需要頻繁吃藥,醫院開藥週期沒法滿足服藥需求”、“看病掛號等待時間長”和“身體不好,不方便出行”。

選購保健品迷信功效

認爲能夠“輔助治療”

調查顯示,21.9%的老年人平常會服用保健品,其中經常服用的佔到了10.5%,這一比例隨着年齡增長和收入的提高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近七成服用者的保健品是自己購買的。在購物渠道中,傳統實體售賣渠道更易受老年消費者青睞。對於“銷售人員上門/電話推銷”、“電視購物”的接受程度較低;而“網絡購物”的方式正逐漸被老年消費者接受。

調查中,60.3%的老年消費者在購買保健品時關注“保健品的功效作用”,遠遠高於對“保健品成分”(13.7%)、“保健品品牌”(13.2%)的關注程度。

在選擇服用保健品的原因方面,超過四成的老年消費者認爲保健品“能夠調理身體”、“提高身體抵抗力或者免疫力,預防疾病”,另有近兩成的受訪者認爲保健品能夠“輔助治療疾病”。

《報告》指出,老年消費者過於關注保健品功效,迷信保健品對疾病的治療效果,都將降低其對產品實際成分,品牌和公司資質等的防範意識。

相關閱讀:

北京有望年底出臺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的實施方案

23個省出臺大病保險實施方案試點城市達120個

商業醫療保險應成爲大病醫療保險的有力補充

醫療保險:自願變強制籌資才穩定

精彩圖片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