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農產品披上“二維碼身份證”

本文已影響980人 

如果你能清楚看到手中牛奶生產的全過程,會不會更加放心地飲用?近日,蒙牛聯手百度打造“雲端牧場”,消費者只要掃描精選牧場純牛奶包裝盒上的二維碼,就可實時看到千里之外牛奶的生產動態。

超市農產品披上“二維碼身份證”

實現生產關鍵環節全程可視化追溯,這一切首先要歸功於食品企業“全產業鏈”模式的建構。在公衆對“舌尖上的安全”高度關注的今天,“全產業鏈”能否成爲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一劑良藥?

“全產業鏈”有望爲農產品貼上身份證

記者近日走訪北京市內的多家超市發現,不少果、菜、肉、蛋、奶等產品都可通過手機微信掃描二維碼的方式,查詢到產地、生產日期、批次、負責人、質量檢測報告等信息。

“雖然價格貴一些,但如果每個信息確保真實,每個環節真的做到可追溯、有人管,質量有保障,我們還是會買的。”家住望京的周女士對記者說。

食品安全問題直接關係每個人的健康,7月以來發生的上海“福喜”問題肉事件再次向人們敲響警鐘。爲了確保“舌尖上的安全”,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全程可追溯,一些食品行業龍頭企業着力加快建設全產業鏈,通過“自己動手”,實現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可控。

作爲食品行業“超級航母”,中糧集團五年前提出“全產業鏈”商業模式,加強對種植、養殖屠宰、收儲物流、貿易、加工、食品製造與營銷等全產業鏈的管理和關鍵環節的控制。此後,新希望、光明等食品龍頭企業均在全產業鏈建設上加快佈局。

“以一粒米的生產爲例,我們選出了26個關鍵管控環節,把土壤、水源、施肥、用藥、收割、晾曬等因素和關鍵流程都管起來,並對加工、物流到售後的環節,實施嚴格檢驗記錄,做到全過程控制,確保食品安全。”中糧米業總經理楊紅說。

破題食品安全困局的嘗試

“發展全產業鏈是確保食品安全的必由之路。”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指出,以前由於產業鏈條短,農產品生產主要依靠本地市場,但隨着生產越來越集中,產區和銷區分化,生產、加工、運輸等產業鏈條拉長、環節增多而且細化,需要從過去的地域控制爲主轉向對整個產業鏈的控制。

中國農科院農業經濟研究所所長秦富認爲,與其他產業相比,農產品生產流通環節相對較長,一般有五到七個,依次爲生產者-產地批發市場-銷地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超市-終端消費者,環節的增多加大了信息額不對稱,產品價格和產品品質欺詐現象,不信任感增加。

在國際食品領域,全產業鏈模式並非新生事物。國際四大糧商ADM、邦基、嘉吉、路易·達孚等均採用全產業鏈模式。國際大糧商嚴格控制全產業鏈,對於每一個環節,都是全球性的控制,以確保質量安全。

“隨着市場體制機制和政府監管的不斷完善,由龍頭企業主導的、通過全產業鏈控制來確保食品安全的模式將成爲趨勢。”李國祥說。

確保“舌尖上的安全”須多管齊下

專家指出,通過全產業鏈確保食品安全的模式值得探索,但目前國內食品企業中能夠實現全產業鏈管控的鳳毛麟角。企業發展全產業鏈面臨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多重約束。

“要做好全產業鏈,企業需綜合考慮自身的財力、管理、人才、技術等問題,找準自身優勢和關鍵點先發力,再穩步全面發展,向上下游同步延伸。”中國農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韓一軍表示。

專家建議,全產業鏈建設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龍頭企業應帶頭,建立並公開全產業鏈食品安全標準,取得消費者信任,提高市場的認知度;政府應理順監管的體制機制等,在各方面對企業給予支持。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程國強認爲,目前大多食品企業尚難以完全做到全產業鏈建設,完全依靠企業建立全產業鏈有道德風險,也容易造成政府“懶政”。從根本來說,還是應該通過完善法律法規、加強每一個環節的政府監管,更好地確保“舌尖上的安全”。

精彩圖片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