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疾病不可小視

本文已影響939人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年有近1/10的人因食物受污染而生病。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近日報道,食源性疾病發病率呈增長趨勢,每年有1/6的美國人患食源性疾病(攝食有毒有害物質所造成的疾病),約4800萬人感染31種病原體中的一種或多種;其中,僅12.8萬人就醫,3000人死亡;與2014~2016年的平均水平相比,2017年李斯特菌、沙門氏菌等的感染數量增加了96%。

美國佛蒙特大學食品科學教授凱瑟琳·唐納利分析,過去食源性疾病也不少,近來相關疫情報告增多,可能是因爲監控更嚴密、檢測技術更先進,人們可以快速識別疾病與食品的聯繫;疫情還受季節和環境因素影響,例如高溫天、洪水、氣候變暖等,都會引起食源性疾病;美國市場上約有95%的海鮮、50%的水果和25%的蔬菜是進口的,生鮮食品未經過加工處理,容易攜帶或滋生病菌,食品從農場到餐桌,運輸距離越長,感染機率就越大。

食源性疾病不可小視

與美國情況相近,我國平均每6.5人中就有1人患食源性疾病。近期,廣西桂林市、內蒙古克什克騰旗等地相繼發生食源性疾病事件,受到有關部門和百姓關注。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陳君石強調,當前中國乃至全世界,食源性疾病是頭號食品安全問題。它危害大、發生範圍廣,然而老百姓對此並不重視,不認爲是食品安全問題。此外,認識不足、防控措施少、病因調查水平相對低等,也導致了食源性疾病情況嚴峻。

我國正逐步建立較爲完善的食品安全保障體系,確保人民羣衆吃到放心食品。總的來說,食品安全有了很大進步。陳君石表示,預防食源性疾病難度並不大,首先,老百姓要轉變意識,重視食源性疾病,還要堅持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食品安全五要素”:保持清潔,餐前便後要洗手,做飯尤其是生熟食品交替時也要洗手,碗筷、刀具、抹布等廚房用品要保持清潔,廚房和儲存食物處要注意防蟲防鼠;生熟分開,處理生、熟食品的刀具、案板、器皿等要區分開來;燒熟煮透,食物要徹底做熟,尤其是肉、禽、蛋和海產品;保持食物的安全溫度,絕大多數的致病微生物都喜歡室溫環境,所有熟食和易腐爛的食物應及時冷藏,熟食在室溫下存放不能超過2小時,冷凍食物最好別在室溫下解凍;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果蔬要徹底清洗乾淨。

精彩圖片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