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長訪談:中醫不是老舊的醫學

本文已影響946人 

受訪專家: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

在北京中醫醫院劉清泉院長的辦公室,書是最重要的存在。整整一面牆的書櫃被中醫典籍填滿;辦公桌上,書籍佔掉了近1/3的面積;就連沙發寬大的木質扶手上也放着一摞摞書。與劉院長的對話,便在這樣的書海中展開。

成爲醫生,終生都在修行

現年53歲的劉清泉,出生於河南省許昌市鄢陵縣的一個小鄉村,從小就對中醫有着深厚的感情。“我小時候身體不好,幾乎是吃着中藥長大的,父母過世早也是因爲身體不好,所以學醫治病的想法很早就有了。當時我就想,畢了業在村裏當個大夫,每天給老鄉看看病,有空的時候聊聊天,挺好。”

懷着這種不算太遠大的理想,劉清泉考上了河南省中醫學院,學起了中醫。“過去在農村,治病就是吃湯藥。生病了,請個先生,弄兩副湯藥,吃了就好了。所以直到上了大學,我才知道世界上除了中醫,還有西醫。”說到此處,似是憶起了當年的種種,劉清泉笑得分外輕鬆。

按部就班地上學、就業、深造,劉清泉逐漸在中西醫結合急危重病領域,取得了諸多建設性成果。30多年來,他一直享受當醫生的感覺,即使現在當了院長,仍然堅持每週出診,對患者幾乎來者不拒。本來半天的門診,他常常一坐就到晚上五六點,午飯也顧不上吃。下了門診,回到辦公室,一大堆的院長工作已經“排起長隊”,等着他簽字決策。辛苦可想而知,但他甘之如飴。

“醫生是很受人尊重的職業,從過去到現在,我一直這麼認爲。在古代,只有老師和醫生會被稱爲‘先生’。也就是說,‘先生’只幹兩件事,一個是教書育人,另一個是治病救人。做先生很偉大,所以不但該去做,而且要做好。”劉清泉認爲,從成爲醫生的那一刻起,就要時刻牢記治病救人的初心,只有不忘初心,方能得始終。

院長訪談:中醫不是老舊的醫學

“自己都不接受中醫,憑什麼走向國際”

中醫作爲傳統醫學,始終在以最先進的理念發展。但近百年來,整個社會都給中醫打上了固化的、越老越舊越好的標籤,不僅令百姓對中醫產生了誤解,也讓中醫發展走進了死衚衕。對此,劉清泉深感憂慮。

“很多人都說,中醫沒有發展,我覺得不是。中醫在歷朝歷代的發展中,都會與當時最優秀的文化相融合,並藉此獲得提升。我們現在科學技術如此發達,爲什麼不能搭上這列‘快車’,讓中醫發展得到更進一步的提升?絕大多數人都承認,中醫有自己的特色,但特色和優勢完全是兩個概念,有特色不一定代表有優勢。比如,某個特色在某個時代是優勢,但隨着社會發展,它可能就會因爲跟不上時代,丟掉優勢地位。如何把特色轉化爲學科專科優勢,爲生命健康做出應做之事,是需要重點考慮的。對現代科技,我們不能排斥,而要吸收、融入,這也是我所希望實現的醫院發展目標之一。”

不少國人對中醫理論的質疑,也讓劉清泉感到無奈。“如果對中醫,我們自己人都不能從心裏認可,又憑什麼走向國際,讓外國人接受?”劉清泉感慨說,消除誤解、獲取認可,必須要從自身做起,特別是需要讓全國的醫務工作者接受。

當然也有對中醫發展頗爲樂觀的國人,比如看到鍼灸在國外挺受歡迎,就覺得中醫已經走向世界了。劉清泉卻不這麼認爲:“國外人接受鍼灸,是因爲它能看到療效,這是一種認可,但還不夠,他們並沒有真正認可中醫的理念。就像現在我們很多人吃麪包、喝咖啡,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接受了西方人的麪包或咖啡文化,只是單純覺得好吃。鍼灸在國外也是如此,我認爲算不上中醫走出去的成果。從源頭說,文化自信,理論自信,纔是根本。”

院長訪談:中醫不是老舊的醫學 第2張

中醫發展要做好八個字

從醫多年,劉清泉深知中醫發展之困。就北京中醫醫院而言,補弱項、揚強項,建立起梯隊分明的人才隊伍,是他就任院長這些年來所做的最核心的工作。

“外科是醫學門類的一個重要分支,中醫也不例外,且自古就有。但現在,不得不說,中醫自己把外科學丟掉了。曾經的那些外科學工具,依然陳舊,沒有與時俱進地發展,難免面臨被淘汰的命運。久而久之,中醫變成了只能開湯藥的醫學。”爲改變現狀,劉清泉在補齊外科短板上花了不少工夫。“現在我可以肯定地說,醫院的外科學能力有了很大提升。骨科、普外科、腫瘤外科、耳鼻喉科,都達到了同行業中不弱的狀態。也就是說,外科已經能與內科相匹配,並對內科發展起到支撐和提高作用。”

相較於發展外科,劉清泉在人才建設上投入的精力更多。他認爲,人才培養是中醫發展的原動力,沒有人才,一切都是空談。“就好像有人提供了一輛奔馳,沒人會開,依然用不上。”

“我在中醫發展事業中提出了八個字:承傳、創新、發展、提高。承傳是關鍵,發展、創新是過程,最終獲得中醫學術的提高。沒有承傳,發展不會有,結果也不會有。在醫學的整個學科體系,這樣的承傳都很重要,但對中醫來說尤爲重要。”劉清泉說,“中醫有完整的理論體系,體系中就強調了經驗和個人技能的重要性。學會基本理論後,只有跟經驗相結合,才能成長爲合格的中醫,甚至專家。經驗如何傳承?主要就是靠師帶徒,言傳身教。”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才培養從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有計劃地一步步實現。劉清泉將人才體系劃分爲四層:老專家是醫院的寶庫和資源,是醫院發展的根,是傳承的最頂層;中青年專家是中堅力量;青年人才負責“承”;最下一層則是後備人才。“我們現在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老先生們年齡都大了,如果不能儘快建立起很好的傳承系統,中醫學發展就會受阻。”

院長訪談:中醫不是老舊的醫學 第3張

“如果用人工智能做1000個我”

對互聯網技術,劉清泉一直有着濃厚興趣。他支持中醫遠程會診,也認爲在現今技術下,這是可行的。因爲中醫診病的四大要素“望聞問切”,都可以通過現有的聲光電技術得以實現。

劉清泉說,他最近經常在考慮人工智能的問題,如果能用人工智能做1000個自己,將會是什麼情形?“把我掌握的所有技術都存在雲端,讓1000個機器人去到全國各地,用這些技術給人看病,既能省下我到處奔波浪費在路上的時間,也能讓更多病人受益。這樣,1000個我就會形成全新的服務模式,不侷限於一地一院,也便實現了推倒圍牆辦醫院的願景。如果能用這一技術將很多老專家、國醫大師的知識經驗累積下來,並進行人工智能開發,我們辦醫和服務的整個模式都會發生根本性改變。這種未來似乎不可想象,但我認爲是可以實現的。現在中醫發展的思路與過去完全不一樣,各種互聯網技術可以讓我們做到很多事,我們只是需要考慮如何藉此推進中醫發展。”

當院長5年多,劉清泉坦言,從沒想過給自己打多少分,覺得想了也沒用,評價本就不是現在能做的事。因爲任何一個客觀的評價,都必須經過時間的考驗。他說,自己所做的事、踐行的理念是否正確,要看它們在未來對中醫發展能起到什麼作用,現在說什麼都尚嫌太早,認認真真做好分內該做、能做的事,足矣。

【版權聲明】本文爲生命時報獨家授權的原創文章,請勿轉載、抄襲或改寫。

精彩圖片

熱門精選